虽然电子支付方式是当下货币支付发展的大趋势,但生活中纸币和硬币仍有使用,我们平时所接触和使用的硬币上都有一些图案花纹,这些图案花纹常用作防伪团花,图案的细节处更是常作为防伪暗记来进行真币和假币的辨认。这些硬币的防伪措施都是当下常用的,早前的硬币在流通时也经常受到造假的困扰,那么它们是怎么防伪的呢?今天以清末民初的几种银币为例,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作为货币流通的银币的防伪暗记是怎么样的。
1、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三鸟银币:真币上的小鸟只有最前面的一只小鸟有眼睛,且眼睛在头部上方,可使用放大镜观察到这一特征,一般眼睛不在此位置的银币为假币;
2、贵州竹枝银币:这是一枚壹元币,币面亭阁的正门中,阴铸有一个“谷”字,字高约1.5毫米,宽约1.2毫米,大小约一粒生米的五分之一,使用放大镜可清晰看见一个笔划粗壮有力的颜体“谷”字,这就是防伪暗记;
3、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地球旗壹元银币:这枚银币的防伪暗记是人像眼框内两颗白色的银粒;
4、1861-1908年大清国慈禧皇太后银币:银币的中间是慈禧半身像,正常观察只能看到其眼睛有两条小凹痕,但借助放大镜观察可看到小凹痕内的有一颗比头发略粗、黑圆的眼珠。
清末民初银币的防伪暗记在当时的银币防伪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以上述四种银币为例,如果使用放大镜观察仍不能看见防伪暗记或暗记图案不相同,即可断定为假银币无疑。防伪暗记除了作为辨别真假银币的标志外,同时增加了银币的美观度,图案的精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银币表面的效果,因此在历史研究和收藏两个方面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深圳市兆信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有着从业20年的防伪经验,服务过多家知名企业,具有专利性的技术,对于防伪防窜货有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多种个性化的防窜货解决方案,如有需要或希望得到进一步了解,可致电免费热线电话:0755-8883 0778,将有专人为您提供详细的咨询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