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票号上的防伪密码
明清时期,山西的晋商兴起,他们经营的业务以票号最为著名,票号的经营范围包括存款、放贷、汇兑、代办结算、债务清偿、发行银两票等等。清代山西票号的分号遍布各大城市与大商埠,甚至在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新加坡、英伦的大城市,也设有票号的分号,每天都有大量金钱往来的票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如何做到防伪的呢?
在日常经济往来中数字的防伪是当时的关键。山西票号创造了一套用汉字做符号的保密办法,用来作为汇票签发时间和银两数目的密押。方法是在正常的票据下面会写上一行字,别人看不懂,其实这行字是银票对应的日期和数目,如果和银票上正常的数目和存款日期一致,就是真的;如果不一致,就是假的。而对于防伪票号的真假辨认,只有懂得这种密码的人才会清楚。
为了表示每个月的1日到30日,晋商创造了“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时必分明”这样的诗句,作为1个月30天的日代号。每一个字表示一个日期,比如写个“天”字,熟悉其中奥妙的人就知道是6号;另一方面,晋商用“国宝流通”4个字,代表“万千百十”的单位字;汇票上的银两数字和单位,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或“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10个字,代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10个数目字。与此相对应,在记数时,还用这几个符号: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这几个字,分别代表着1至9。由以上方法创造除了票号的防伪密码。
深圳市兆信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有着从业20年的防伪经验,服务过多家知名企业,具有专利性的技术,对于防伪防窜货有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多种个性化的防窜货解决方案,如有需要或希望得到进一步了解,可致电免费热线电话:0755-8883 0778,将有专人为您提供详细的咨询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