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建立了成熟完善的可追溯性系统,就可以实现上下两方向的任意追溯,涉及原料、生产、储存、运输的各个环节,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明确责任。对内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考核的严谨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对外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责任风险和损失,建立可追溯性系统还有利于消费者对组织和组织产品的信心,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
关于可追溯系统的构成,ISO22000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组织应建立且实施可追溯性系统,以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生产和交付记录的关系。可追溯性系统应能够识别直接供方的进料和终产品初次分销的途径。”由此可见追溯性系统的核心构成是一系列的记录。
在审核中发现问题最多的是前后两个环节的记录:
1)与终产品批次有关的原料批次的记录;
2)终产品的初次分销记录。对同一原料,组织可能有若干供应商,缺乏投料的详细信息(原料的厂商、批次)一旦发现是原料的问题,无法确定责任,进行索赔。缺乏确切的初次分销记录一旦需要撤回将无法确定受影响的市场范围,从而被迫扩大撤回的范围,给企业带来更大撤回投入和损失。
撤回的实施及后续工作与追溯性系统的关系:
供应商管理和沟通
↓
可追溯性系统----撤回产品的评估----撤回产品的处置
↑
初次分销商的管理和沟通
三、审核员如何审核撤回程序、追溯系统有效性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在编制时要注意“可追溯性系统”的审核在采购、生产、销售、库房等各部门都应涉及,审核时要关注可追溯性系统相关的各项记录信息是否准确,详尽,也就是说,企业的可追溯性系统是否完善撤回程序是否合理有效是审核组考察了各个相关部门后综合得出的结论。
如果企业做了实际撤回,审核员应关注撤回的效果是否做评价,对撤回程序是否评审,撤回产品的管理和去向。
如果企业做了虚拟撤回,审核员应重点关注其方案的科学性和验证的有效性,如果人为选择最简单的撤回方案,往往无法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验证意义被削弱。如某企业进行的一次演练:假设某产品某批次出现安全问题,查入库记录该批共生产了600件,查发货记录,该批产品全部发给了该组织的某一销售处,电话沟通,该批产品全部存放在该销售处库房,发出封存该批产品,等待撤回企业,模拟结束,结论模拟撤回成功完成。这种状况是企业最希望的最单纯的,但实际情况往往复杂的多。
此外,还应关注企业是否有退货发生、不合格品(食品安全方面的不合格)发生,发生后是否分析原因,是否关注到该问题的影响范围,即其他批次的产品是否也存在同类问题,如果存在是否进入撤回程序?企业对有问题的产品是否进行妥善管理,如判定销毁,是否按照销毁程序进行销毁,是否有记录和监管。
如果企业没有进行虚拟撤回,审核员应现场进行追溯检查:追溯方法一:抽查一种原辅料的一个批次,了解其总入库量,查该批原料库存还有多少,使用多少,都用在哪些终产品中,相关的终产品的批次、数量、去向(初次分销)是否可以查清楚。方法二:选某一批次产品往生产、原料查,是否可以查清涉及的生产人员、时间、重要的工艺参数,原料的制造商、原料的批次;往销售查,企业是否能提供初次分销的准确记录,与分销商的联系是否渠道畅通。
深圳兆信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有着从业20年的防伪经验,服务过多家知名企业,具有专利性的技术,对于防伪防窜货有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多种个性化的防伪、防窜货、溯源、微信抽奖、积分商城等方案,如有需要或希望得到进一步了解,可致电免费热线电话:0755-8883 0778,将有专人为您提供详细的咨询和服务。